電磁流量計測量原理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傳感器主要組成部分是:測量管、電極、勵磁線圈、鐵芯與磁軛殼體。根據導電流體通過外加磁場時感生的電動勢來測量導電流體流量的一種儀器,由於它測量精度高,性能穩定,工作時間長,所以在各個行業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磁路係統:其作用是產生均勻的直流或交流磁場。直流磁路用*磁鐵來實現,其優點是結構比較簡單,受交流磁場的幹擾較小,但它易使通過測量導管內的電解質液體極化,使正電極被負離子包圍,負電極被正離子包圍,即電極的極化現象,並導致兩電極之間內阻增大,因而嚴重影響儀表正常工作。當管道直徑較大時,*磁鐵相應也很大,笨重且不經濟,所以電磁流量計一般采用交變磁場,且是50HZ工頻電源激勵產生的。
測量導管:其作用是讓被測導電性液體通過。為了使磁力線通過測量導管時磁通量被分流或短路,測量導管必須采用不導磁、低導電率、低導熱率和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材料製成,可選用不導磁的不鏽鋼、玻璃鋼、高強度塑料、鋁等。
電極:其作用是引出和被測量成正比的感應電勢信號。電極一般用非導磁的不鏽鋼製成,且被要求與襯裏齊平,以便流體通過時不受阻礙。它的安裝位置宜在管道的垂直方向,以防止沉澱物堆積在其上麵而影響測量精度。
外殼:應用鐵磁材料製成,是分配製度勵磁線圈的外罩,並隔離外磁場的幹擾。
襯裏:在測量導管的內側及法蘭密封麵上,有一層完整的電絕緣襯裏。它直接接觸被測液體,其作用是增加測量導管的耐腐蝕性,防止感應電勢被金屬測量導管管壁短路。襯裏材料多為耐腐蝕、耐高溫、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塑料、陶瓷等。
轉換器:由液體流動產生的感應電勢信號十分微弱,受各種幹擾因素的影響很大,轉換器的作用就是將感應電勢信號放大並轉換成統一的標準信號並抑製主要的幹擾信號。其任務是把電極檢測到的感應電勢信號Ex經放大轉換成統一的標準直流信號。
那麽電磁流量計在很多場合被用於測量具有粘性,或者汙泥這樣的介質,很容易蓋住電磁流量計的測量電極,導致測量不精準出現影響,由此,就需要用戶定期對電磁流量計清洗,以下是清洗的幾種方式:
電化學法:金屬電極在電解質流體中存在電化學現象。根據電化學原理,電極與流體存在界麵電場,電極與流體的界麵是電極/流體相間存在的雙電層所引起的。
對於電極與流體界麵電場的研究發現物質的分子、原子或離子在界麵具有富集或貧乏的吸附現象,而且發現大多數無機陰離子是表麵活性物質,具有典型的離子吸附規律,而無機陽離子的表麵活性很小。因此電化學清洗電極僅考慮陰離子吸附的情況。
陰離子的吸附與電極電位有密切關係,吸附主要發生在比零電荷電位更正的電位範圍,即帶異號電荷的電極表麵。在同號電荷的電極表麵上,當剩餘電荷密度稍大時,靜電斥力大於吸附作用力,陰離子很快就脫附了,這就是電化學清洗的原理。
機械清除法:機械清除法是通過在電極上安裝特殊的機械結構來實現電極清除。一般是采用機械刮除器。用不鏽鋼製成一把帶有細軸的刮出,細軸和空心電極之間采用機械密封以防止介質外流,於是組成了機械刮除器。當從外麵轉動細軸時候,緊貼電極端平麵轉動,刮除汙垢。這種刮除器可以手動,也可以用馬達驅動細軸自動刮除。
超聲波清洗方法:將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45~65kHz的超聲波電壓加到電極上,使超聲波的能量集中在電極與介質接觸麵上,從而利用超聲波的能力將汙垢擊碎,達到清洗的目的。
電擊穿法:這種方法使用交流高壓電定期加到電極和介質之間,一般加30~100V。由於電極被附著,其表麵接觸電阻變大,所加電壓幾乎集中在附著物上,高電壓會將附著物擊穿,然後被流體衝走。
安全可靠的清洗方式,使用電擊穿法必須是在流量計中斷丈量、傳感器與轉換器間信號線斷開、停電情況下將交流高壓電直接在傳感器信號輸出端子上進行清洗。成了不對稱的共模電壓。不對稱的共模電壓就成為差模信號,造成零點偏移。
定期對電極進行清洗,會延長電磁流量計的使用壽命。要知道,電磁流量計一旦發生故障,維修的代價會比較高,隻有在平時的使用中能做到定期維護,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讓產品的價值擴大化。
電磁流量計就是把流量的變化轉換成感應電勢的變化。被測流量越大,產生的感應電勢也越大,流量上升感應電勢也上升,流量下降感應電勢也下降.這個感應電勢通過放大,並轉換為統一的標準信號(如4-20mA)輸出。